2023年11月29日上午10点,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宫宏宇应邀出席8188cc威尼斯特色“海外名师音乐学术系列讲座”,以《二十世纪欧美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巡礼》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讲座由威尼斯官网音乐研究所所长陈永教授、声乐系陈岭教授、音乐学系张文昭老师出席参加,威尼斯官网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到现场聆听学习。
宫宏宇教授以编年的方式,对1908年至1999年欧美各大学及8188cc威尼斯特色以中国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重要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予以综述。全面地阐述了欧美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研究的特征与方法及其意义和价值。
宫宏宇教授谈到二十世纪欧美国家最早就中国音乐撰写博士论文的是法国汉学家、语言学家和语音学家古恒,他于1908年7月提交了题目为《中国古典音乐》的博士论文,后在巴黎出版,并引起了萧友梅、袁同礼、李树化、王光祈等中国学者的注意,是“这一时期的法国学者研究中国音乐的最重要的成果”。
宫宏宇教授介绍了1910年代德语世界最早就中国音乐撰写博士论文的比较音乐学家埃里希·费舍尔(Erich Fisher),并评价“费舍尔的博士论文另一个意义是其开启了欧洲人利用中国音乐唱筒提供的世纪音响来研究中国当代民间音乐的先河”。
此外,宫宏宇教授对20世纪每十年的欧美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的重点进行概括。他认为进入1920年代后,欧洲世界的中国研究转向中国戏剧研究,研究者以中国留学生为主。进入1940年代后,欧洲华人中国音乐研究在选题上关注中国当代音乐及作曲家研究、华乐西渐、中国教会音乐、唐代音乐理论研究。1950年代以朱载堉律学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生活、元杂剧、民间说唱为主。1960年代,欧美的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不仅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唐宋金元音乐研究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北美各大学的音乐系逐渐设立包括中国音乐在内的民族音乐学科。1970年代后,美国汉学界从语言学和文学的角度研究变文、词乐、诸宫调等。1980年代后,来自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华人学者不断增多,域外的中国音乐研究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且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商代乐器、南戏、明代礼乐、京剧、民间乐种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到了1990年代,域外中国音乐研究选题呈现出多元化、后现代、后殖民、现代性的特征,且开始关注中国当代作曲家及其作品。
在讲座的最后,我校学生和老师提出了相关学术问题,宫教授耐心给予解答和帮助,同学们受益匪浅。
综述:张陈爽子
摄影:张陈爽子